新闻动态

【爱国奋斗中南人】刘业翔: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2017年11月26日 00:00  点击:[]

【爱国奋斗中南人】刘业翔: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刘业翔,轻金属冶金与工业电化学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担任原中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书记兼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地、矿、冶学科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989年,刘业翔发明的锂盐阳极糊节能技术通过部级鉴定并在全国20余家铝厂的2000多台自焙阳极电解槽上推广应用,年节电5000万千瓦·时,这一技术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留学生中的“老人”

1953年,刘业翔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当时我国的铝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炼铝基础和专业知识十分贫乏,没有相关的专业书刊及资料,我只能去研读苏联教材,但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对于某些知识总觉得似懂非懂。”隔着半个世纪回忆起刚工作时的情景,刘业翔记忆犹新,那是一种旷野中跋涉的新奇、无畏,与茫然。可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工业发展需求又如箭在弦。于是,刘业翔将目光转向了实践学习,在实验、实践中领会和解决那些“似懂非懂”的问题和碰到的新问题。那时候的他经常带领学生在近千度高温的铝电解槽旁倒班劳动,熟悉生产技术。间隙,他最喜欢去图书馆,将馆内储量不多的英文资料视若珍宝。

1978年,中国不仅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也开启了科学技术的春天,国家急需大量科技人才。1979年,刘业翔49岁,参加了学校公派留学培训活动,是留学生中的“老人”。“一般人都觉得不合理,年纪这么大,怎么还会去留学?”刘业翔自嘲道。当时,学校只提供培训,不介绍大学,需要自己去寻找留学的大学。与大家一窝蜂地挤去美国、日本等不同,看到“优先发展铝电解工业”的国家需求,刘业翔把目光投向“偏远”的挪威,那里有他梦寐以求的导师——国际铝电解权威JomarThonstad教授。

留学生的时间很紧,对于刘业翔这样的“老留学生”来说,更紧。在挪威工业大学进修期间,为了把学习时间最大化,刘业翔总是想方设法地压挤时间,“我会在周六买好一周的食物,这样就可以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了。”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三个课题——这是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6天半、节假日不休息换来的成果。刘业翔后来回顾说:“这两年,我极大地享受到了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的乐趣和取得丰硕成果的快乐。”出国留学经历也让刘业翔认识到国内外科研水平的差距,更加坚定了他建设祖国的决心。

解决铝电解工业发展难题

1982年,刘业翔回国后,立即开展铝电解过程的电催化研究,力求在电解铝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节能的好办法,“对轻工业而言,一度电可以纺很多布,可以制造几百根香烟,但一度电只能炼出60克铝,一万五千度电才能换来一吨铝。所以当时很多人觉得炼铝是不可思议的,能耗太大。”节能是在炼铝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刘业翔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那时,国内的科研条件差,既缺经费又缺乏基本的仪器设备,“我们国产的电炉烧到一千多度,电热丝就会断,必须更换电热丝,花上一两天时间才能重新加热。这给我们的高温熔盐实验带来了很大困难。”但这并没有成为刘业翔的阻碍,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刘业翔开始尝试在水溶液中进行实验,“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和在熔融盐中的反应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不需要高温条件,我就在水溶液中测出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在大量试验后,刘业翔发现,通过往阳极糊(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和煤沥青为黏结剂制成的炭素糊铝电解槽阳极材料)中掺入锂盐,即“锂盐阳极糊”,经铝厂生产实验,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在整个实验和生产实验过程中,刘业翔根据自己发现和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在国外发表了多篇论文,引起了业界重视。

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支持下,1989年,“锂盐阳极糊”技术开始在全国电解铝行业内推广应用。在26个铝厂的电解槽上相继应用后,实现年节电5000万度。“锂盐阳极糊”研究成果在1991年获得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后,刘业翔更将电化学冶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在国际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温熔盐电解电催化理论,形成了中国有色冶金学科的一个新分支。他先后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在国内最早开发成功的硼化钛涂层技术及其生产新工艺获2项国家专利。把这种粉末涂在铝电解槽槽底上,不仅电流效率提高约2%,每产1吨铝可节电约350千瓦·时,而且减轻了电解槽的维护强度,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约1倍。这项生产新工艺使硼化钛生产成本仅为市售价的10%。

面对一项一项成果,刘业翔并没有放松自己,“刚开始确实感到很得意,但后来一想,搞新技术的不止我一个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也有新领域被开辟。比起来,我所做的不过是一些小意思。”在解决了电解铝的问题后,刘业翔又把满腔热血投入到新的工作领域中——新能源领域,开始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研究。

与青年人共勉:生有涯、知无涯,终身学习

从学生到教师,刘业翔已在中南大学呆了近70年。在这个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地方,刘业翔将“培养人”看作第一要务。他认为,认真教书育人,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是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重要责任。而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成果的积累,他的这种感受越来越深切。

刘业翔希望学生们勤奋、坚持、热情,他说这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精气神;他希望学生们求真、探索,他说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品质。

学生们说,刘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坚持下去,不能轻易转变方向。”“要持之以恒地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热情,不断汲取新鲜知识,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学习和实践中创新。”现在已是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的刘芳洋是刘业翔院士的学生,从硕士到博士,再到留校任教,他说:“在十几年的相处中,刘院士的思想、思维、视野、情怀和气质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刘芳洋看来,“榜样”刘业翔影响自己的不仅是学识、视野,更重要的是一种胸怀——甘为人梯,尽己所能为年轻人创造条件,将他们培养成国家级人才。刘芳洋所在的科研团队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与新能源材料研究。刘业翔大力支持他们搭建实验平台,资助他们开展创新研究和国际交流,每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参加组会,进行直接指导。2015年,已85岁高龄的刘业翔带着30岁出头的刘芳洋去北京做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项目的结题答辩,指导他进行结题报告和ppt的修改,详细讲解答辩的注意事项。刘芳洋说:“刘老师其实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去做这件事,而是把我带到一个更高的平台,让我有更高的视野。”

现在,88岁的刘业翔依旧保持着对团队和学生们的关注,给大家提出相关建议,遇到重要的决策也会与大家一起讨论。刘业翔不断地告诉年轻人们:“‘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何况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所以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上一条:刘德培院士回母校做报告:终生进京赶考,永远当好学生 下一条:土木院2007届校友毕业十年聚母校

关闭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 湘ICP备05005659号-1